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阿:做优三个支撑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3:31:00    

春暖花开,走进东阿县大桥镇郭口村,一条条村道宽敞平坦,一个个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井井有条。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林下游乐园里孩子们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如今郭口村的面貌大变样,过去进村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房子破烂不堪的场景没有了。”郭口村党支部书记郭怀生说,以前村党组织缺乏凝聚力,村民有事不愿找党员干部帮助,村里的各项工作推进缓慢、发展滞后。得益于县镇两级党委优化基层组织设置,着力培育一批政治合格、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村“两委”后备力量“量足质优”,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东阿县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核心,健全治理体系、优化治理手段、创树治理品牌,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东阿特色的基层善治路径。

健全治理体系,党建引领彰显力度。健全“统得好”的领导体系,凝聚强大合力。坚持县委统筹全局、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优化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构建起“县级主抓、镇级主责、村级主战”的三级责任体系,精心打造出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作部协调推动、相关单位齐抓共管的高效治理格局,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完善“抓得顺”的协调体系,激发共建活力。不断完善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对27个单位工作职责逐一细化,健全责任链条。制定部门重点任务清单,积极建立“党建+行业”融合机制。通过组织协调民政、住建等部门开展行业治理专项行动,有力推动了物业管理等民生领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党建引领下的跨部门协作模式已基本形成。织密“落得实”的网格体系,增强服务效能。建立起“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小组(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通过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划分出3358个网格,实现对69个新村、493个网格党支部全覆盖,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治理网格。

优化治理手段,多元共治提升精度。突出抓好多支队伍,锻造治理核心。广泛建立“好青年”党支部,吸纳200余名青年党员,优化村(社区)党员队伍结构。开设社工学堂,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实操水平。精心组建“两长三员”队伍,每周开展“户户到”走访活动,及时发现、报送、处理并反馈问题,提升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着力深化“一网六联”,搭建智治平台。整合部门、村居、社区等多方数据资源,搭建“鹊乡红管家”信息平台,群众通过平台上传社会治安、“三农”领域、矛盾纠纷等问题,各部门及时处理,形成“台账管理—限时销号—满意度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累计解决民生问题2.3万件,办结率高达98%,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联动”。大力培育社会组织,补齐治理短板。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帮扶、场地援建等多种方式,成功孵化涵盖养老、心理辅导、医疗服务等多领域社会组织83家,为群众提供清单化、定制化服务。县心理服务协会进社区、学校、乡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特殊人群提供心理疏导、救助帮扶等社会融入服务,开展20多场次主题宣讲活动,受益群体1万余人次,接待心理辅导个案咨询300多例,有效排解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社会隐患100多起。

创树治理品牌,服务群众更有温度。聚焦民生实事,擦亮“红扫帚”品牌。深入开展“红扫帚”专项行动,成功化解村民矛盾纠纷7566件。推行积分激励机制,打造“积分超市”,开展兑换活动80余场次,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将反对高额彩礼、遏制人情礼金过重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成效显著,婚事消费平均降低30%,丧事费用节省50%。聚焦民主协商,彰显“零距离”特色。探索推广“五小工程”,结合东阿县实际打造“拉呱说事”“马扎议事”等一批接地气的民主协商品牌,切实解决民众诉求,推动社区治理进入良性循环。东阿县鹊乡·福园小区居民借助“马扎议事会”等小场所,全程参与协商并监督小区治理,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聚焦志愿服务,释放“微治理”能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积极开展“五为”服务活动,累计实现群众“微心愿”4000余件,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雷锋邮路”“青葵爱心妈妈”分别获评国家和省级“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胶乡·雷锋”志愿服务品牌越擦越亮。

(崔宇晴 王秋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