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凤凰卫视团队兵分六路,跨越五大洲十一国,行走二战关键战场,重磅推出五集纪录片《焦土之上》。
第四集《太平洋》,我们行走太平洋战场,从珍珠港到琉球群岛,硝烟弥漫,日本军国主义的赌局,如何触发沉睡的美国战争机器?

致命突袭:烈焰燃起的珍珠港
站在夏威夷国际机场的直升机上俯瞰珍珠港,清澈海水下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见。


1941年12月7日清晨,183架日军战机撕裂了这片宁静的海空——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猝不及防的袭击中遭遇重创,2400余条生命永远沉入珍珠港的海底。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赌上了国运。他深知这个距离东京4000英里、距美国本土仅2100英里的战略支点一旦被毁,日本就能夺取太平洋霸权。
而太平洋战争的引信,早在珍珠港的烈焰燃起前就已埋下。
暗流汹涌:战争前夜的致命博弈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时,国际社会对日本的谴责与石油钢铁的输送竟荒诞并行。美国80%的石油输往日本,这些黑色血液最终化作侵华日军的战争机器。

1940年9月《三国同盟公约》签订后,罗斯福将太平洋舰队调往珍珠港的决策,如同在火药桶旁点燃火柴。当1941年7月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美国终于冻结日本资产实施全面禁运——困兽犹斗的日本只剩下两个选择:撤军或战争。

华盛顿双橡园的中国大使馆里,胡适大使亲历了改变历史的72小时。当美国国务卿赫尔几乎同意对日妥协时,蒋介石与丘吉尔的紧急联络扭转了局面。


11月26日《赫尔备忘录》要求日本必须从中国撤军,日本谈判代表惊愕的表情预示了战争的必然。
血色岛屿:绞肉机般的太平洋战场
珍珠港的烈焰尚未熄灭,关岛天主教堂已在日军扫射中轰然倒塌。78岁历史学者唐•法雷尔永远记得塞班岛老人的忏悔:“我们为飞机装载的炸弹,炸死了查莫罗同胞...”


日军的“大东亚共荣圈”迅速扩张至阿留申群岛至澳大利亚的广阔海域,但胜利幻象转瞬即逝。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美军以破译密码的智慧击沉四艘日本航母;次年马里亚纳海战更成为“打火鸡”般的屠杀——378架飞机损失,日本海军主力灰飞烟灭。

在塞班岛糖码头登陆的美军遭遇了地狱般的抵抗。当战役尾声到来,日军司令部下达“玉碎令”,万岁崖上数千平民在刺刀威逼下跳海。

炼狱终章:冲绳的集体癫狂与核爆黎明
1945年4月1日,美军在冲绳读谷村登陆时,奇比奇里洞穴正上演人间惨剧。85名村民在日军“鬼畜美军”的恐吓下集体自杀,半数是孩童——母亲亲手割断婴儿喉咙的镰刀至今陈列洞中。


当美军攻入旧日本海军司令壕,幕僚室墙壁布满手榴弹自爆的弹痕。包含司令官大田实在内的4000多名日军手持手榴弹在幕僚室自杀。墙上清晰的弹痕仍述说和见证着那个惨绝人性、不能说“不”的日本军国主义时代。

这场“铁暴风”战役以18万军民伤亡的代价昭示着:进攻日本本土的代价将无法估量。

天宁岛北机场的轰鸣声中,“小男孩”原子弹被装进B-29轰炸机弹舱。

1945年8月6日广岛上空的蘑菇云,终结了这场始于赌局的战争——从珍珠港到天宁岛,太平洋用3000万亡魂见证了赌徒的末路。
在关岛尼米兹山巅眺望碧海,昔日“绝对国防圈”已成旅游胜地。亚利桑那纪念馆油舱渗出的“黑色眼泪”已流淌80年,奇比奇里洞穴的镰刀铁锈愈深。当塞班岛自杀崖的游人为绝景惊叹,可曾听见海风中的呜咽?

太平洋战争的真正遗产,或许不是航母与核弹的霸权更迭,而是冲绳老妪捧着亲人遗骨时的诘问:当国家机器将“玉碎”美化成崇高,用谎言煽动母子相残——这种集体癫狂,是否才是人类最需警惕的战争前兆?

8月23日周六晚22:00
凤凰卫视中文台特别呈现
《焦土之上》
第四集《太平洋》
敬请关注!
来源:焦土之上
编辑:丁筱 康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