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急急“如律令”,有多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7:19:00    

《哪吒2》在海外掀起观影狂潮

影片中的“急急如律令”到底怎么翻译

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今天我们去汉代简牍中

找一找急急“如律令”的来源

01

“如律令”究竟是什么意思

1990年,悬泉置遗址出土了一枚

“迎天马简”

简文内容是朝廷派专人前往敦煌迎天马

出长安后,从右扶风往西直到敦煌

沿途驿站传舍,都要按规定招待

并提供车马食宿

简文中“如律令”三个字非常吸睛

“如律令”到底是什么意思?

急急“如律令”究竟有多急?

△ 迎天马简中的“如律令”

原来,在汉代

律令是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

“如律令”就是按照法令执行的意思

这也是汉代公文结尾的常用格式

在语气上

这“如律令”还有违律必究的意味

随着日常文书频繁使用

这句话也演变成了“催促执行”的意思

△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简牍中的“如律令”

02

这枚简牍见证一段历史

为什么迎天马这件事要

急急“如律令”?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

李广利伐大宛取得胜利

大宛承诺向西汉王朝“岁献天马二匹”

20多年后的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

御史大夫田广明下发了一份朝廷使者的传信

要求沿途“如律令”一样迎接“天马”

此简的记载可以证明

这20余年间

大宛一直践行每年献马两匹的约定

△ 东汉铜奔马,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的东汉墓葬,甘肃省博物馆藏。

正是因为出产于大宛和乌孙等地的

大批良马通过敦煌进入汉朝境内

使西汉的马种得到迅速的改良

汉朝骑兵实力也得到了增强

因此,在当时的交通条件极不便利的情况下

朝廷每年都要专门派官员远赴敦煌郡迎天马

从敦煌郡迎接贡使和天马再到京师长安

沿途所过之地,要提供车驾和食宿安排

可见汉朝对迎天马的高度重视

△ 西汉鎏金铜马,茂陵博物馆藏

这条汉朝大军远征大宛的路线

最终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这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交流

也就有了诗句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03

急急“如律令”,悬泉置的“标配”

说到急急“如律令”

就不得不提悬泉置

△ 悬泉置遗址

作为汉代建立在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驿置机关

这里每天都在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

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等

△ 汉“悬泉里程简”,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这里出土的“悬泉里程简”

与甲渠候官遗址所出“驿置道里簿”可以衔接

完整记录了从京城长安到敦煌的

路线、里程以及沿途经过地区

是研究丝绸之路东段交通的重要资料

△魏晋“驿使图”壁画砖,甘肃省博物馆藏。

在这里

你能看到驿使快马加鞭地传递邮件

还能看到官府为了宣传“环境保护法”

将《四时月令诏条》誊抄在墙上

向往来路人广而告之

△ 汉《四时月令诏条》,甘肃简牍博物馆藏,被誉为汉代的“环境保护法”。

急急“如律令”就这样生动地体现在

一枚枚简牍、一幅幅壁书上

在悬泉置遗址南侧的山中有一处泉眼

古老的泉水流淌了2000多年

见证了这里每一个急急的脚步

也见证了汉代律令的独特风采

(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