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潞城区财政局举办“道德讲堂”,弘扬文明新风。
从干净整洁的院落、停放有序的车辆到随处可见的文明提示语,从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到大家拼搏进取、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潞城区财政局处处充盈着文明和谐的气息。
近年来,潞城区财政局把抓好文明创建作为促进财政改革发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与文明和谐机关的有力抓手,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争一流服务”为方向,坚定“国字号”创建目标不动摇,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持续开展具有财政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有力推动全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潞城区财政局先后获得了“山西省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一块块亮丽的匾牌背后,凝聚着全局人员文明创建的心血,记录着全局务实重干、追求卓越的创建历程。
坚持凝魂聚魄 凝聚队伍合力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潞城区财政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凝魂聚魄、强基固本的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对照文明单位创建要求,再接再厉,跳起摸高,力求再上新台阶。
深化思想引领。该局以党建为统领,以文明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模范机关和文明机关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扎实开展各项主题教育,以教育为推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宗旨意识,永葆为民本色,全体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强化组织引领。该局领导班子始终将文明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做到纳入财政工作总体规划、纳入年度重点目标、纳入绩效考评指标“三个纳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建工作。根据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建立完善《长治市潞城区财政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内容、步骤和要求,确保文明创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
坚持“三力”拉动。全力保障文明创建工作顺利开展,购置图书200余册,丰富了图书室藏书;建立了职工文体活动室,配置完善了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设备;建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文化长廊,设置了荣誉室、道德讲堂室、党建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活动场所,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擦亮创建品牌 倡树文明新风
文明创建是一个单位整体素质和形象的综合反映,潞城区财政局通过形式多样的创建实践活动,激发内生动力,以“四个争当”努力提升文明创建成果,让干部职工文明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争当文明使者。设立善行义举“好人榜”,通过个人自荐、党团组织举荐、民主推荐等多种形式,定期把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典型人物推选出来,将评榜结果与评先树优、表彰奖励相结合,在全局营造“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的良好氛围。
争当志愿先锋。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队伍,利用会计微信群、财政干部职工微信群等,传播文明风尚。积极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作用,常年在西天贡孤儿院、潞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到神头岭、卢医山等景区开展守护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包联项目现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履行社会责任,丰富创建内涵。
争当管理典范。通过健全完善党建、行政、综治、财务、后勤五大类100余条工作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管理制度汇编》,用制度建设新成果促进管理水平新提升。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体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全局上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提高。
争当长效能手。树立“功在平时、重在基础、久久为功”的理念,强化“创建成果人人共享 创建工作人人参与”的意识,全员参与创建工作,从点滴开始,从小处着眼,主动融入大局,积极发挥职能,多措并举为常态长效创建工作贡献力量。
立足财政职能 细耕主责主业
近年来,潞城区财政局始终把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作为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实现文明创建与财政工作的同频共振、同向共进。
聚焦主责主业,彰显行业担当。通过减税降费、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帮扶企业共渡难关,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积蓄力量。以民生为本,做有温度的财政。统筹资金安排,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倾斜,确保国家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使“民生财政”成为实现社会公正的“稳定器”和人民幸福的“动力源”。将绩效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以服务为重,做有情怀的财政。积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帮助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困难,通过开通财政绿色通道、咨询热线等措施,搭建和企业、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潞城区财政局将持续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创建内容,以文明创建促财政事业发展阔步前行。(郜盼)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