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之乡火到全球背后的三重思考|亮出观点
这个夏天,谁是顶流?荔枝当之无愧。
作为荔枝之乡的茂名,也着实火了一把。电视剧电影《长安的荔枝》来自高州,刷新了国人的史观,柏桥服务区成为荔乡新地标,广东“6·6”给荔节与主产区梦幻联动。说到荔枝,人们首先便想到茂名。
思考一:荔农增收了吗?
荔枝火热背后,我们不禁要问,这个荔枝大年,荔农的口袋鼓起来了吗?收入有增加吗?
据茂名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数字显示,今年茂名荔枝产量约63万吨,鲜果销售收入预计达91亿元。工作人员透露,这是历年来,茂名荔农增收最为明显的一年。
而在网上,从6月荔枝销售进入高峰期,就流传出许多有关荔枝贱卖、物流费昂贵等信息。网民的吐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往往只是片面之词,无法概括全貌。
南方+记者就实地走访并购买过高州柏桥附近的荔枝,优质的糯米糍、仙进奉在农户手中的购买价,每市斤是12元至15元(下同)。据说,产量较少、备受关注的新品种,如冰荔、岭丰糯、仙桃荔等受到市场追捧,卖到30元至40元。当然,我们在广州的菜市场也看到,普通荔枝的价格维持在10元左右,在茂名的菜市场,荔枝的价格也维持在6元至10元不等。总体上说,今年的荔枝是实现了“优果优价”“全民共享”,实现了荔枝自由,与去年的“有价无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这些实地走访的情况来看,在荔枝大年实现荔农明显增收,是足可以相信的。拿数据说话,与同样是荔枝大年的2023年相比,那一年茂名荔枝鲜果卖了85亿元,今年则足足增加了6亿元。
思考二:怎样实现“大年”又“大增”?
为了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茂名市各级党委政府也是全拼了。3月荔枝还在抽穗扬花,预计今年是“大年”,茂名市就开始部署,紧盯今年荔枝销售。市领导带队跑遍主销区,从北上广的菜市场到迪拜、欧洲的商超,通过各种方式为“茂名荔枝”造势。基层干部扑在一线为荔农服务,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网上宣传与电商带货更是不用说,这一块,自媒体出力不少。据了解,茂名深化与抖音平台互动,开展系列达人溯源带货活动,荔枝相关话题播放量就高达13.9亿,抖音电商茂名荔枝订单量同比增长21倍。
荔枝定制是这几年的新玩法,“与贵妃同款”“老树荔枝”等噱头,吸引力十足。据统计,今年茂名荔枝定制超53万单,金额达17.38亿元,定制荔枝价格比传统销售价格高20%以上。
确保荔农增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几年茂名大力发展荔枝下游加工产业,农户的荔枝可以保底收购了。茂名全市超5560吨的鲜荔枝进入加工生产线,变成荔枝饮料、荔枝雪糕、荔枝罐头、荔枝酒等产品。有了荔枝加工的兜底,将荔枝鲜果吃干榨尽,就再也不会出现烂在树上的情况了,广大荔农也可以安心种荔枝了。
思考三: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改进?
回顾今年荔枝季,我们也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比如,零售的物流价格较高,就是不争的事实,荔枝的运费高过荔枝本身价格的现象就屡屡发生。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散布荔枝价格崩盘谣言,以达到荔农恐慌性抛售的目的等。
这些问题,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警惕,以维护一个公正合理的荔枝销售环境。让种植、物流、销售、产业各链条上的人们,都能荔枝火爆带来的红利,这才是茂名荔枝“长虹”的发展之道。
撰文:刘俊 邹祥亮
出镜:颜志雄
拍摄:李阳诗
剪辑:周梁
【作者】 刘俊;李阳诗;颜志雄;邹祥亮;周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