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新闻联播】
深圳经济一季度稳健开局:GDP达8950.49亿元,同比增长5.2%
4月28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8950.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深圳经济运行呈现起步平稳、开局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6亿元,同比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951.44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5994.19亿元,同比增长6.0%。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比1—2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降幅比1—2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3.1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全市进出口总额9901.04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1—2月份收窄7.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855.05亿元,下降8.7%;进口4045.99亿元,增长7.1%;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39685.73亿元,同比增长1.8%;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98058.95亿元,同比增长2.2%;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深圳以旧换新带动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超110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推出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以旧换新政策,组织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平台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线上线下联动激发消费潜力。据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截至4月21日,全市通过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3.9万台,销售金额97.7亿元;以旧换新带动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619.8万台,销售金额117.5亿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金额1674.1万元。
与此同时,深圳商务、文旅部门深度联动,积极推进“商文旅展”消费融合,开展“深圳新型消费季”“深圳跨年新春消费季”等主题系列促消费活动超470场。
深圳核心商圈迎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后首批退税客人
4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有关情况,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降低退税购物门槛。同一天,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试点,深圳湾万象城、罗湖万象城、罗湖金光华广场三大核心商圈迎来第一批退税客人。
4月27日,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据了解,我国自2015年起全面推行离境退税政策,深圳自2016年4月起开始实施离境退税政策,是全国第6个离境退税试点城市。2023年12月深圳开通“即买即退”试点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深圳机场口岸今年入境外国人超23.5万人次,同比增长54.3%。随着免签国家范围不断扩大、国际航线新增加密恢复,以及便利来华外籍人员举措的不断推出,国内各大城市也将大力争取入境消费者,“世界工厂店”或可成为深圳入境消费的引流王牌。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年均增22%
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2015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成立。十年来,片区进出口值从首年的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367亿元,以年均22%的增长率持续攀升。2024年,片区进出口值占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值超七成。2025年第一季度,片区进出口值1270亿元,同比增长19.9%。
深圳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自贸区业务科副科长王亦多介绍,深圳海关聚焦首创式探索与模式创新,先后完成全国首家香港企业内地海关备案,落地全国首票进口服装采信通关业务、国内首个机场货运安检前置站等系列首发首创,为片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国内财经新闻】
稳就业稳经济工具箱上新,多项政策将在二季度落地
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我国将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此前4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研究了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2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包括五方面内容: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赵辰昕表示,我国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分的政策空间,将加快实施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推动各项政策尽快出台实施,更加注重提高政策落地效率和实施效果,确保直达群众和企业;加力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这些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并不断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今年“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近日,随着入境游日益便利、离境退税持续加力,来中国“买买买”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据报道,“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已同比增长173%,不少外国游客带着大旅行箱来华扫货。今天,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此表示,“游在中国”热度不减,“购在中国”蔚然成风。据统计,去年入境游客总消费达942亿美元,增长77.8%。
另外,国家移民管理局28日预测,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预计出入境客流高峰将主要集中在5月1日和5月5日。
一季度我国黄金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大幅上涨
中国黄金协会4月28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黄金产量87.243吨,同比增长1.49%;黄金消费量290.492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134.531吨,同比下降26.85%;金条及金币138.018吨,同比增长29.81%;工业及其他用金17.943吨,同比下降3.84%。与此同时,一季度,我国黄金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黄金消费同比下降的同时,我国黄金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则有所上升。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1.60万吨,同比增长4.57%,成交额双边10.70万亿元,同比增长42.85%;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5.54万吨,同比增长91.17%,成交额双边30.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69%。2025年一季度,国内黄金ETF持仓增长23.47吨,较2024年一季度增仓5.49吨,同比增长327.73%。至3月底,国内黄金ETF持有量为138.21吨。
价格平均降幅超60%第十批国采药品中选结果相继落地
近日,陕西、山东、湖南、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河南等多地相继发布通知,正式落地执行国家组织第十批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此次集采共涵盖62种药品,平均降幅超过60%,降价力度显著,切实为患者减轻用药负担。
以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为例,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品集采后,患者年度治疗费用从4000元至5000元大幅降至100元至200元;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来那度胺胶囊,专利到期后及时纳入集采,每粒(25mg)从约200元降至15元,每月可为患者节约药费3880元左右,真正实现“用得起好药”。
据悉,国家第十批药品集采规模创历史新高,涉及62个品种、263个品规,是历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之最。中选药品涵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种,涉及阿司匹林肠溶片、艾地骨化醇软胶囊、青霉素注射剂等多种常用药品及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多种剂型。
【国际财经新闻】
近六成美国人认为特朗普政策恶化美国经济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4月28日获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民调机构进行的一项最新民调显示,59%的民众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恶化了美国经济状况,这一比例较3月份的51%有所上升。
调查还发现,美国人对本国经济状况普遍不满,对白宫新贸易政策缺乏热情。60%的民众称特朗普政策提高了所在社区生活成本,仅12%的民众认为其政策有助于降低物价。此外,仅有34%的美国人对经济持乐观态度,29%的人感到悲观,37%的人表示担忧。
美财政部上调二季度举债规模预期
美国财政部周一表示,预计第二季将净举债5140亿美元,较2月预估高出3910亿美元,主要因当季初现金结余较低,且净现金流预估较低。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称,第二季融资预估假定截至6月底现金余额为8,500亿美元。若剔除当季初低于预期的现金余额,第二季的借款预估较2月公布的低530亿美元。财政部还宣布,预计第三季度将借款5,540亿美元,假设9月底现金余额为8,500亿美元。
日本米价再创新高,多地出现“半价米”骗局
据新华社电日本农林水产省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市场上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20日元(约合215元人民币),连续16周创新高。警方通报,该国多地近期频发“半价米”骗局,导致不少民众被骗钱财。
农林水产省对日本全国1000多家店铺米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日的一周内,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20日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这也是农林水产省开始统计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按日本媒体说法,最新数据意味着日本政府3月以来拍卖三批储备米后,米价上涨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米价持续上涨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以“半价米”为诱饵,趁机骗取钱财。日本警方通报,佐贺县、熊本县等地近期接连有民众报案称,有人在网络上谎称出售低价大米,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一半左右。受害者向对方汇款后,却没有收到大米,才知被骗。
机构下调英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8%
英国安永统计俱乐部(EY ITEM Clubs)28日下调英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8%,2026年的增速被下调至0.9%。
这是安永统计俱乐部(EY ITEM Clubs)最新的春季经济预测报告中显示的。在此前的冬季经济预测中,英国2025年、202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是1%和1.6%。
安永表示,尽管2025年年初英国经济显示出增长迹象,但全球经济的疲弱和贸易冲突将显著影响英国2025年第二、三季度的经济增长。
【今日交易提示】
新股申购:无
新债申购:无
新股上市:无
新债上市:无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