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享受假期
4月21日,人们在意大利罗马欣赏日落。
复活节假期期间,意大利首都罗马迎来客流高峰,人们来到斗兽场、西班牙广场等标志性景点,尽享假日时光。
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
罗马教皇方济各4月21日去世,享年88岁。方济各本名豪尔赫·马里奥·贝戈利奥,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2013年当选天主教罗马教皇。
这张拍摄于2024年3月31日的资料照片显示,罗马教皇方济各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参加活动时向人群挥手。
新华社发(阿尔贝托·林格利亚摄)

为犹太人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4月24日,人们在耶路撒冷街头肃立默哀,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犹太死难者。
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由犹太历法确定,今年的纪念日从4月23日日落开始,至24日日落结束。
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庆祝“国际中文日”
4月19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名中国文化爱好者在“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上体验书法。
“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19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央休闲公园举办。本次活动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设置了包括书法、国画、汉服打卡等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以及古筝演奏、互动游戏等。中哈政商学界代表、文化团体、中文专业师生代表和中国文化爱好者欢聚一堂,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日本富士山脚下的“绝景花火”烟花大会
4月19日,烟花在日本山梨县富士山脚下绽放。
当日,“绝景花火”烟花大会在日本山梨县南都留郡鸣泽村举行。
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不满政府近期政策 美国多地举行抗议活动
4月19日,人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门前参加抗议活动。
美国多地19日举行抗议活动,首都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波士顿等城市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现政府大规模裁员、加征关税、驱逐移民等政策。
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比利时六旬骑行者开启“骑向上海”之旅
4月1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五十年宫汽车博物馆前,骑行爱好者克劳德·布鲁尔(中)向送行人群挥手致意。
年逾六旬的比利时骑行爱好者克劳德·布鲁尔4月19日上午从布鲁塞尔启程,踏上“骑向上海”绿色远程骑行之旅。布鲁尔此行使用自己组装的太阳能助力三轮车,整个行程预计历时4个多月。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加沙民众悼念遇难者
4月23日,在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人们悼念以军袭击中的遇难者。
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3日发布的数据,过去24小时内,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至少38人死亡、105人受伤。
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莫斯科举行
4月1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嘉宾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
“百炼成钢的真心朋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18日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行。俄罗斯援华抗日老战士后代代表,俄政界、军界、学者、媒体、民间机构代表等400余人出席活动。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探访阿根廷雅典人书店
这是4月21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拍摄的雅典人书店内景。
新华社记者 孟鼎博 摄

美军空袭也门萨那一市场造成至少12人死亡
4月21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人们聚集在遭空袭的市场。
也门胡塞武装卫生部门20日晚表示,美军当晚对也门首都萨那市中心一个市场进行空袭,造成至少12人死亡、30多人受伤。
新华社发(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摄)

伊拉克传统水车
4月21日,人们在伊拉克安巴尔省参观幼发拉底河上的传统水车。
伊拉克传统水车以直径8至12米的木轮为主体,垂直安装在河流中的石制基座之间。水流推动木轮转动,固定在木轮外周的陶罐汲取河水,然后转动至木轮顶端,将河水倾倒进灌溉水道。伊拉克传统水车曾长期应用于河流水位低于农田地势的农耕区域,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灌溉工具。2021年,伊拉克传统水车及其制作工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警示贸易战风险
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新闻发布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2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
新华社记者 谢锷 摄

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二次庭审
这是4月21日拍摄的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门口。
当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就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二次庭审。尹锡悦出席庭审。
新华社发(全休相摄)

印度尼西亚万隆掠影
这是4月23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拍摄的亚非团结纪念碑。
万隆是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城市,也是印尼西爪哇省的首府。万隆是“万隆精神”的发源地,1955年4月18至24日,著名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史称“万隆会议”。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
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