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 王力
近日,珀莱雅(603605.SH)正式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以“美美相生,共向未来”为核心,系统呈现了企业在环境责任、社会价值与商业增长中的平衡实践。
2024年,珀莱雅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实现多维突破:可持续包装材料占比达33.88%,2022-2024年社会公益投入累计超1268万元,直接受益人次累计达98万,均提前完成2025年战略目标。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反映了企业运营模式的深刻变革。
从绿色设计到可持续采购,再到将可持续绩效与高管薪酬挂钩,珀莱雅以系统思维重塑“美”的定义。作为行业标杆,珀莱雅的突破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通过产学研融合提升品质,多元文化促进员工成长,规范治理确保发展,实现商业与社会价值的和谐共振。
在“双碳”目标与消费升级的双重背景下,珀莱雅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唯有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基因,方能在变革中把握先机,真正实现“美”与“可持续”的兼得。
以"共美"理念驱动内生增长:从用户价值到社会价值
棕榈油,是世界上生产、消费和交易最多的植物油,可以作为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原料或添加剂。同时,棕榈油的大量生产也会导致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和土地开垦,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促进棕榈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协调下,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RSPO) 于 2004 年正式成立。RSPO认证确保了棕榈油、棕榈仁油及其衍生物以可持续的方式生产,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是棕榈油的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三大消费国,在棕榈油供应链的可持续转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2023年4月,珀莱雅正式加入RSPO,开始在公司内部推动建立可持续棕榈油的追溯体系,调整供应商结构,同年7月,中国可持续棕榈油论坛暨第七届RSPO中国论坛发布了《中国可持续棕榈油进展—RSPO中国区成员案例集》,珀莱雅的可持续棕榈油进展被收录至案例集成为10个代表案例之一。
本次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度,珀莱雅采购的棕榈油衍生品中,使用RSPO认证棕榈油的重量比例是48.66%,护肤工厂获得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RSPO)供应链认证(Mass Balance模式,MB模式)。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对热带雨林生态的保护承诺,更构建起原料端的环境友好屏障。这种源头治理思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为行业树立了负责任的采购标杆。
加入RSPO认证并践行倡议,只是珀莱雅系统性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一小部分。
产品创新与循环经济方面,珀莱雅通过对双抗焕亮精华液3.0开展涵盖研发、生产、物流等全链路的可持续属性评估,其综合等级达到"四星",凸显产品生命周期的环保价值。聚焦包装革新,开发赋能鲜颜淡纹紧致霜等5款产品的替换装设计,累计减少300吨塑料、157千克金属铝使用,相当于减排938.23吨二氧化碳当量,而彩棠品牌通过PP循环箱替代传统包装,累计节约5吨瓦楞纸,同时,珀莱雅使用绿色循环箱,2024年度累计循环使用125万次,同比增长55.80%。

珀莱雅双抗精华3.0替换装展示海报
在价值传递层面,企业展现出对社会议题的精准把握。通过"性别不是边界线"等公益项目,珀莱雅将营销活动升维为价值对话平台。截至2024年末,69%的女性员工占比、60%的女性管理岗位、44%的女性高级管理者比例,构建起多元包容的组织生态。线上培训平台"珀学E课"实现100%员工覆盖,年度人均培训17.51小时,其中可持续发展专项培训8场,这种知识赋能体系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化传导。浙江珀莱雅公益基金会2024年捐赠258.87万元,员工志愿服务1263小时,三年累计投入1268.45万元,形成公益实践的持续性机制。

珀莱雅聚焦不同议题开展社会倡导活动
这种全价值链转型的本质,是对"共美"理念的深度诠释。当行业深陷同质化竞争时,珀莱雅通过用户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振,构建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从员工发展到社区共建,每个环节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都在重塑价值创造逻辑。其战略表明,在责任消费时代,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能力正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以"共美"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式,不仅为品牌赢得市场先机,更为中国美妆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展现出中国品牌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中的创新智慧。
价值驱动背后的产业链支撑和“硬科技”底色
在全球化妆品产业加速向科技驱动转型的背景下,珀莱雅以扎实的科研积累与技术创新构筑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壁垒。通过全球化研发网络布局、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绿色科技实践,企业不仅实现了从技术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跨越,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展现出“硬科技”赋能的深层价值。
2024年欧洲科创中心的设立,标志着企业形成杭州、上海、巴黎三地协同的创新矩阵——杭州研发中心深耕皮肤机理研究与原料开发,上海研发中心聚焦头皮微生态与临床验证,欧洲科创中心则专攻抗衰老等尖端领域的技术突破。
这种内外联动的布局,既精准捕捉中国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又高效整合国际前沿技术资源,为产品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数据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达2.1亿元,同比增长21.21%,研发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44.99%,高密度的人才投入转化为229项有效专利和19项国家标准的硬核成果。此前,珀莱雅与北京工商大学共建国内首个校企联合毛孔专业实验室,联动上海交通大学开展头皮健康研究,携手医学机构发布《亚洲头皮健康白皮书》。

科瑞肤与北京工商大学共建国内首个校企联合毛孔专业实验室
生产端的绿色转型则展现出系统性变革的深度。湖州"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创建,标志着工业4.0标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通过全流程能源管理体系,2024年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46.66%,其中屋顶光伏年发电量2562.09兆瓦时,配合7104兆瓦时绿色证书采购,合计减少碳排放5660.46吨。更值得关注的是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一、二)较2021年下降18.46%,这种持续改进能力印证了绿色制造的商业可行性。智慧工厂的数字化管控系统,将能耗管理从末端治理转向过程控制,形成可复制的低碳生产模式。
此外,珀莱雅通过数字化品控体系与敏捷响应机制,实现护肤及彩妆工厂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 100%,全年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零违规,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消费端的品质信任。
从全球化研发网络的资源整合,到产学研协同的技术转化,再到绿色科技的实践突破,珀莱雅以系统性技术布局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完整闭环。
这种以“硬科技”为内核的发展模式,不仅重塑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通过标准制定、技术输出和产业联动,为中国美妆行业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在环境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平衡中,企业正将技术创新的势能转化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动能。
社会价值驱动+研发产业链双支撑=财务亮眼可持续
2024年,珀莱雅实现营收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增幅达30%,珀莱雅成为首个百亿营收的国货美妆品牌。
其中,主品牌“珀莱雅”实现营收85.8亿元,同比增长19.6%;子品牌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占比提升至20.31%。其中,洗护品牌Off&Relax以71.1%的增速突破3.7亿元;彩妆品牌“彩棠”营收达11.9亿元,同比增长19.0%,王牌单品双抗精华3.0通过可持续属性升级与替换装设计,推动复购率持续攀升,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多元化品牌矩阵的活力逐步释放。
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攀升至71.39%和14.71%的历史高位,印证了高端化转型与供应链精益管理的协同效应。强劲的业绩为战略推进提供了充足动能。在“价值共生”框架下,珀莱雅构建了“分红+回购”双轮回报体系,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及股份回购总额(含2024年度拟分配的现金红利4.69亿元)突破20亿元,2024年拟现金分红3.82亿元,叠加股份回购等效权益,股东回报占净利润比例达40.07%。
这一机制不仅强化资本市场信心,更通过净资产收益率(ROE)连续五年超25%的财务韧性,为全球化战略提供可持续动能。充足的现金流与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为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及海外市场布局储备了充足“弹药”。
更具战略价值的是,珀莱雅构建起 ESG 绩效的刚性约束体系,将董事会及高管 8 - 10% 的激励性薪酬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挂钩,并制定短中长期激励规划,使 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管理目标。2024 年,珀莱雅 Wind ESG 评级蝉联 AA 级、CDP 气候问卷维持 B 级,印证了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研发投入与可持续目标的协同性,形成了“技术研发 - 绿色生产 - 治理保障”的三维架构。
“其实每一个企业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珀莱雅董事长侯军呈近期在新华网专访中表示,“它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要讲好中国故事,让我们的品牌能够赢得世界的尊重。所以我们这几年在做好珀莱雅企业的同时,也帮助行业整合资源,让中国的化妆品企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站在中国美妆行业三十年的历史节点,珀莱雅的百亿营收不仅是数字的跨越,更是民族品牌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缩影。从西湖到塞纳河,从实验室的显微镜到财报上的数字,珀莱雅的2024年百亿营收,是中国美妆产业“从大到强”的注脚。
当中国美妆从市场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内涵深耕,珀莱雅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既是战略蓝图的注解,亦是行业转型的路标——它证明,真正的全球担当,始于对每一克碳排放的较真、对每一次公益触达的坚持,以及对“美”与“责任”融合的永恒探索。
“以往国外很多行业都不了解中国,以珀莱雅为例,之前我们到国外参观,他们是不敞开大门的,”刚刚从欧洲回国的侯军呈表示,“但是邀请他们的高管到访我们公司以后,他们看了珀莱雅的工厂、研发、生产智能化,他就竖起大拇指,不得不佩服,他开始主动打开大门欢迎你去,可以和你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