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通辽市“五一”文旅市场火爆出圈 多元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9:13:00    

  2025年“五一”假期,通辽市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节日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43.02万人次,同比增长19.58%;累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10.19亿元,同比增长20.31%。在5月6日《环球时报》发表的社评文章《“五一”消费折射中国经济的广阔纵深》中显示,5月1日至4日,通辽住宿餐饮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69%,已被列入假日期间非传统热门城市之一。为丰富假日文旅供给,市旗两级文旅部门精心策划文旅融合、非遗民俗及群众文化活动近百场,通过“赛事引流、文化沉浸、资源赋能、夜经济加持”四大主题,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为北疆文化品牌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赛事引流聚人气,银沙湾单日游客破万。

  作为“体育+旅游”融合标杆,中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连续第三年在库伦旗银沙湾景区举办首站赛。赛事吸引了央视、新华网、奔腾融媒、通达融媒等多级媒体全程报道,并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强势引流。假期期间,银沙湾旅游区单日游客量突破2万人次,拉动全旗旅游消费近5000万元,赛事经济效应凸显。

二是文旅融合创场景,沉浸体验引热潮。

  全市9家季节性景区“五一”前集中开放,形成多元消费场景。大青沟、孝庄园等多家景区通过网络直播观景售票,开启智慧旅游新模式。大青沟旅游区日均接待游客量超1万人次,原始森林徒步、皮艇漂流、小青湖河船游览、户外露营、篝火夜演等项目备受青睐;孝庄园旅游区结合精品演艺进景区活动,推出沉浸式历史文化展演,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5%;宝古图开展了“露营大会”活动,星空观测、篝火晚会、沙漠电影等活动,吸引大学生团体、户外俱乐部及年轻家庭占比超70%,打造“白天徒步、夜宿星河”的旅游新体验。

三是文化赋能推新意,特色市集添风尚。

  市文博院、哈民遗址博物馆、南宝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通过专题展览和互动体验,成为亲子热门打卡地,参观人次较平日翻倍。各文化场馆结合文物资源特色,开展“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专题活动,推广“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起源展、全球习俗分享等社教活动。各旗县区同步开展非遗展演、民俗市集等活动,推动传统文化转化为消费新热点。

四是夜间经济添动能,促进消费新引擎。

  中心城区悦来河文旅休闲街区成夜间消费新引擎,灯光秀、美食夜市、文创市集等多业态融合,举办了“悦享春日·乐游悦来河畔”欢庆劳动节系列活动,民俗演出、非遗体验、趣味运动、音乐集市等20余场文旅体活动业态日均客流量达3万人次。通过全时段运营模式,培育“小而美”消费场景,为打造区域性文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新选择。万歌风情园“千灯之夜”活动,千盏明灯点亮夜空,共赴一场光影交织的梦幻视觉盛宴。

五是安全监管筑防线,全天值守护平安。

  节前,市旗两级文旅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125人次,联合相关部门对重点景区、高风险项目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检查文旅经营单位748家次,发现一般安全生产隐患101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同时要求各景区(点)假日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游客安全与市场秩序。

(来源:通辽文化旅游广电资讯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