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的第二个“IPO梦想”迎来关键时刻。
时隔4月,由王东升创办,京东方旧部云集的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安奕材)就IPO问询作出回复。
西安奕材从受理即颇受市场关注。
2024年11月29日晚,西安奕材成为上交所“科八条”后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业IPO。
凭借强大的管理、技术团队,国内最大的12英寸硅片生产规模,西安奕材引发机构抱团抢筹。
包括大基金、二期基金、IDG资本、金石投资、中网投、陕西民营基金众为资本、国寿股权等机构在内,西安奕材超61家机构股东中,有41家为私募基金股东。
短短三年时间,西安奕材估值上涨超200亿元。
凭借着估值上升之势,西安奕材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IPO申请,并进行了预披露。
不过,尽管科创板允许存在未弥补亏损、未盈利企业上市,但西安奕材的亏损情况、低毛利、产能释放等问题依然引发市场哗然。
西安奕材科创板IPO的问询回复,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
2026年或2027年盈利?
在回复中,对于目前的亏损以及后续的盈利节点等问题,西安奕材给出最新预测。
其2022年到2024年累亏15亿元,但公司仍给出了盈利时间表,预计2026年或2027年合并报表可实现盈利。
“公司预测2026年或2027年盈利,和行业水平比较,个人觉得2026年有点激进,还有待观察。”对此,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表示。
西安奕材认为,在波动的半导体行业周期中快速提升收入规模、释放规模效应、覆盖高额固定成本是公司实现盈利的最大挑战。
如何进一步降本增效?产能稳步释放成为关键。
据悉,西安奕材第二工厂总投资额125亿元,已于2024年投产、计划2026年达产。该公司预计2026年第一、第二工厂合计可实现120万片/月产能。
半导体行业走势,将直接影响西安奕材的年度营收。
以2024年为例,凭借产能持续扩张带来的产销量增加,西安奕材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相比2022年实现翻倍增长。
西安奕材预测,2025年至2026年,随着第一工厂工艺改进带来的产能持续提升以及第二工厂达产,产能翻倍增长带来产销量的增加,叠加正片出货量的持续提升,2026年主营业务收入相较2024年亦可实现翻倍,预计超50亿元。
同时,据SEMI预测,2025年半导体行业进入上行周期。其称,2026年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将持续,预计2025、2026年产品价格将总体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奕材盈利预测中产品目前未通过验证的收入占比不到30%。西安奕材预计,未来售价较高的外延片占比将提升至20%~30%。
2022年~2024年,西安奕材主要原材料多晶硅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
公司预计,随着工艺成熟、海外客户导入和客户放量,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6.61%、17.71%、11.75%。
低毛利隐忧
不过,面对行业强周期与重资产成本的博弈,西安奕材亏损超15亿元的背后,仍然蕴含着不少隐忧。
比如,公司在2022年~2024年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1.71%、72.92%、92.36%。
但与之相对的是,其主营业务毛利率,不仅远低于同业动辄超20%的毛利水平,且呈现大幅波动趋势。2022年~2024年间分别为9.85%、0.66%、5.49%。
对此,西安奕材解释为,2023年,公司50万片/月产能年中达产,但产能扩张后当年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部分晶圆厂客户采购不及预期,部分高端产品客户端认证放缓,当年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
2024年,随着公司技术持续迭代,产品认证不断突破,叠加半导体市场逐步回暖,公司订单数量大幅攀升,产能利用率攀升至90%以上。
西安奕材认为,主营业务毛利率与产能利用率变动趋势一致,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但产能利用率更多影响公司单位成本,而主营业务毛利率由单位成本和单位价格两者决定,单位价格方面下游客户的采购价格以及自身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产能利用率并不能决定毛利率的绝对水平。
“产品结构尚待优化”,被西安奕材归纳为低毛利的主要原因。比如,主营三大产品中外延片主要应用于先进和成熟制程逻辑芯片。
公司表示:“12英寸硅片中单价高、技术难度大、客户认证周期长。作为12英寸硅片行业的新进入者,2022年外延片尚处于客户认证阶段,2023年预期放量。但由于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导致下游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以及全球前五大厂商与晶圆代工厂在半导体上行周期签订长期协议的‘挤出’效应,公司外延片放量不及预期。”
需要指出的是,正片收入比例低也是影响其盈利能力的重要原因。
比如2023年,公司测试片(不含高端测试片)均价为276.98元/片,远低于公司综合均价水平。但相应产品却在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28.66%。
同时,西安奕材公司第一工厂50万片/月产能已于2023年达产,公司第二工厂2024年已投产,目前主体厂房已整体转固,产线设备陆续转固。基于此,产能爬坡带来的固定成本消耗有望减弱。
伴随着新增产能持续释放,西安奕材预测,2026年全球12英寸硅片月均出货量可达到1100万片,其中中国大陆厂商2026年月均出货量将达到295万片,公司2026年若达到120万片/月的出货,将占中国大陆厂商出货量的40%,与目前在国内厂商出货量中的占比相近。
“这次回复数据还是比较详细的。不过,从现在情况来看,个人感觉一些行业数据佐证不太够,预计还有可能被进一步问询。西安奕材所在行业是国家鼓励的行业,如果它能过的话,对于这类企业的上市融资会有一个突破意义。因为此类企业重资产,未盈利情况较多。”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