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范坤鹏

7月13日出版的《河南日报》2版
3D打印,究竟蕴藏着何种奥秘?
当操作人员输入指令后,透过玻璃窗,只见金属3D打印铺粉设备内部,一层仅60微米厚的金属粉末,如轻盈的纱幔般缓缓铺满操作台。激光钻头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刻师,在金属粉末上从容不迫地“雕琢”。
这是7月9日,在位于新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洛阳盈创极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盈创极光”)打印车间,3D打印作业所展现的震撼一幕。

3D打印工作场景
多年来,洛阳盈创极光始终专注于金属3D打印设备制造与金属产品的3D打印服务,产品应用涵盖航天、航空、商业火箭、船舶、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立志成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自主创新
引领全产业链发展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的数字化制造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切削、磨削等制造手段,增材制造具备更高的设计自由度、更快捷的生产周期、更低的材料损耗,以及对环境更小的影响。”该公司总经理周洪强介绍。
洛阳盈创极光掌握了国内领先的金属3D打印设备设计、研发及制造技术,拥有国内先进的金属材料研发技术,以及国内顶尖的金属3D打印技术和产品后处理技术。
“我们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能自行制造与组装打印设备,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该公司副总经理朱学明说。

洛阳盈创极光已形成了从设备生产到工艺研发、全流程定制以及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客户只需提供三维模型,我们就能实现从新材料开发、工艺参数设定、软件定制化到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全方位服务。这种定制化服务模式不仅显著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还极大降低了客户的试错成本。”朱学明自豪地说。
此外,洛阳盈创极光与龙门实验室位置相邻、业务领域交叉,具备产学研融合发展的优势。近年来,洛阳盈创极光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其在智能变速铺粉、永久除尘系统等前沿技术上成果显著,并获得了“粉仓烘干”“全新刮刀驱动”两项发明专利。作为我省首家自主研发并生产金属3D打印设备的企业,洛阳盈创极光在推动全省3D打印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聚焦制造强省建设
闯出一片新天地
当日,在洛阳盈创极光检验室内,工作人员正使用扫描仪对刚产出的航天管材进行测试,电子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产品的3D结构图。
2023年,洛阳盈创极光启动“激光技术及增材制造工艺精密零部件生产装备技术改造项目”,斥资超亿元组建激光技术及增材制造服务中心。项目产能释放后,预计年产值超亿元,将打造国内领先的精密零部件生产中心。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3D打印产业生态,而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的河南,如何占据一席之地?
龙门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分析,河南打造金属3D打印产业链,关键是“院士工作站+高校联盟+核心企业”的创新组合要攻克技术瓶颈,实现材料、装备、服务技术自主。同时,河南还要聚焦医疗、汽车等本地优势产业,以规模化需求推动技术迭代。
此外,河南还可通过“政策—载体—金融”的三角支撑,助力中小企业提升渗透率、布局全球化,最终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领跑”,让传统制造基地变身为智能升级的新质生产力高地。
当前,3D打印与增材制造正迈向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周洪强表示:“未来,我们将自主研发更大尺寸加工设备,建设国内领先的激光增材制造工艺中心,完善我省3D打印产业链价值链,助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