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被质疑到获得认可:有了来之不易的成就感|中山干部群众话“百千万工程”治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2:16:00    

中山干部群众话“百千万工程”治水。

4月7日上午,家住中山市西区街道狮滘河附近的黄凤花如往常一般再次来到狮滘河附近晨练,随着音乐响起,她熟稔地做出相应的太极动作,随着太极动作一起出现的还有脸上的笑容。

“这几年中山治水工程的开展,改变了河涌黑臭的情况,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河涌旁鸟语花香、环境非常好,让我们对中山治水工作的信心越来越足。现在每天清早我都来河边打太极,以前晨练要坐三站公交去岐江河,如今家门口就是‘天然氧吧’,就地就可以约朋友打太极,真心为这项工程点赞!”黄凤花笑着说。

这样的转变发生在西区街道每一处河涌上。近年来,西区街道河涌水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河涌水质有了质的提升,从2021年劣Ⅴ类河涌16条,黑臭河涌13条,到2025年第一季度,劣Ⅴ类河涌减少至2条,全部河涌不黑不臭。

居民在狮滘河附近晨练。 南方+ 苑世敏 拍摄

“水变清了,心情都变好了!”

狮滘河两岸为西区街道主要居民聚居区,流域范围内常住人口超4万人,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整治前部分生活污水直排狮滘河,导致河涌水质恶化,不时出现黑臭情况。

西区街道根据狮滘河流域排水单元特性,在治水工作开始后,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等治污项目,对两岸错接乱排的小区源头排水户进行整改。如今,狮滘河水质达到4类水标准。随着水质一起变好的还有河岸景观,西区街道通过建设狮滘河一河两岸绿地公园,打造出西区生态文化主题滨河带,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狮滘河。

同样热爱运动的杨洁卿也对狮滘河的改观赞不绝口。

“我在西区生活了差不多40年了,现在的狮滘河河清水绿、树木环绕,在这边运动感受很好。治水以前这边还有臭味呢,如果是夏天臭味会更大。现在好啦,水变清了,也不臭了,变化非常大。我们走路就能来到这边做运动,整个人心情都变好了!”杨洁卿说。

清澈、干净的河水不仅为西区人民带去实打实的幸福感,也让他们在不自觉中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现在河涌那么靓,我们在周边娱乐、运动都很注重保护河涌整洁,比如在旁边活动产生的垃圾会主动带走等,还经常看到巡逻人员查看河涌情况,这都让治水成效能长久地保持下去。”杨洁卿表示。

全民齐参与,治水有长效

治水工作的开展需要顶层设计,也离不开群众支持。

西区街道创新机制带动全民治水。三年来,西区街道共组织志愿者、民兵、社区工作人员超1500人次,清理房前屋后沟渠约15公里,清理河岸杂草、淤泥、河面漂浮垃圾超20吨;区级河长巡河1970次,巡河发现问题114次,社区级河长巡河3576次,巡河发现问题305次,合计巡河5546次,共发现问题419次,发现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西区治水组工作人员在巡查河面。 南方+ 苑世敏 拍摄

西区治水组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在充分听取居民以及企业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治水方案,以水质改善为指挥棒,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如今,焕然一新的河涌沿岸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

“看到居民们满意的笑容,我们倍感欣慰。从最初的被质疑到现在的获认可,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就感,正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也让我们对治水工作倍感信心。”中共中山市委老干部局教学服务部副部长、市驻西区街道治水工作组工作人员张毅科表示,“长效管理才是真担当,居民最怕‘一阵风’整治。我们给西区每条河涌都配齐‘河长+智慧监测+群众监督’,就是要打破‘治理—反弹’怪圈。当我们看到岸边的居民在开心打着太极拳、散着步、唱着歌、跳着广场舞,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编者按】

3月21日,中山高规格召开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吹响从水污染治理向美丽河湖保护建设进军的号角,深入实施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十大工程,把中山建设成“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美丽岭南水乡。回顾中山治水千日攻坚,该市把水污染治理作为 “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盘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子,以最坚决态度、最大决心、最有力措施打响这场翻身仗,从根本上扭转了极其被动的治水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年后,春又至。走在中山城镇,一条条河涌从“恶臭难闻”逐渐变为水清岸绿,景色美了,一大批亲水平台涌现,一河两岸成为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即日起,南方+将回访经过治理的中山河涌,从群众的获得感看中山治水之变。

统筹:罗丽娟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苑世敏

【作者】 苑世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