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中国春节的由来和习俗(那些年你不知道的“过年”习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3 09:35:17    

秦朝的新年:十月初一过年

现在,我们把正月初一作为过年的第一天,但是在秦朝,人们却把十月初一作为过年的第一天,那时候把过年叫“腊祭”。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对重大节日也进行了统一,规定:“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把农历十月初一确定为“”过大年“”。

秦朝时期对过年的认识跟现在不一样。秦朝人认为过年是新年的开端,万事开头难,所以过年是个相当不吉利的节日。根据《吕氏春秋》记载,秦朝过年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家家户户都要敲鼓,驱除魔鬼。过年第一天,秦始皇带着大臣和百姓们举行祭天仪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们开始跳拟兽舞,模仿动物的举动来驱除疾病和恶魔。

因为秦朝过年是在十月份,那时候正是丰收的季节,人们认为丰收是神灵赐予的,所以要懂得感恩。每年十月初一,人们把自己平日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酒肉等珍贵食物,拿来祭祀使用,供奉给神灵,表达对上苍的谢意。

秦朝过年的吃食以肉为主,烤肉、肉羹是主食,相传秦始皇最爱吃鱼肉和酱肉。古人吃肉非常讲究,要把肉切成很薄的肉片,或者烤,或者蘸酱,酱也是肉酱,用肉蘸肉酱吃。另外,秦朝人还有吃生鱼片、咸菜的记载,而且是过年的时候吃。

汉朝的新年:习俗日渐丰富

在夏朝制定的夏历中,一年是从正月开始的。但商朝改成十二月,到周朝又往前推进了一个月,变成了十一月。汉初沿用秦制,把过年定在十月初一。汉武帝时,修订了新的历法《太初历》,把过年又改回到正月初一。汉朝时过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全家人一起祭拜祖先。现代春节的很多习俗,在当时已经开始出现并逐渐盛行。

立神荼与郁垒。这是贴门神的最早起源。相传神荼与郁垒是一对兄弟,只要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他们就去把鬼抓来喂老虎。人们为了驱邪,便把两兄弟画在门上,用来驱鬼辟邪。

放爆竹。放鞭炮是为了恐吓一种叫做“山臊”的恶鬼,不让它进入自己的家门。据说“山臊”长得人脸猴身,能说人话,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

压岁钱。压岁钱出现在汉朝,当时叫厌胜钱或压胜钱。这种钱不是真正的货币,而是一种纪念币。它的正面通常是一些吉祥文字,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背面刻有吉祥图案,如龙凤、龟蛇、星辰等。它不能作为真正的货币流通使用,只是作为一种“吉祥辟邪”的饰品佩戴在身上。

拜年。汉代拜年分三种。首先是向逝去的祖先拜年,其次是向一家之长拜年,第三种是同辈亲朋相互问候。另外,如果是官员,过年还要向皇帝或者长官进行朝贺。

唐朝的新年:第一次有了小长假

盛唐时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都成为了春节浓郁节日气氛的依托。唐朝时期除夕守岁叫“熬年”,家家户户都在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子时一到,街上钟鼓齐鸣,在家里“守岁”的人们纷纷起身,晚辈给长辈行礼,奴仆给主人叩头,大家相互说一些吉祥、祝福话。

唐朝的大年初一叫做“元日”或“元正”等,唐朝政府规定设立“除夕元正假”,包括除夕以及之前三天,和初一(即元日)、初二、初三,加起来一共七天,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春节小长假”。“元日”这一天,皇宫里会举行“元日大朝会”,这也是一年里最隆重的朝会之一,文武百官、外邦远客都要进宫向皇帝朝贺,仪式结束后,皇帝赐宴群臣,群臣在宴会上饮酒作诗,诗词辞藻华丽,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在民间,大年初一也有往来拜贺的风尚。在百姓之间的宴饮上,饮屠苏酒和花椒酒逐渐流行起来,喝酒时摆上“五辛盘”,盘子里放着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五种蔬菜,用来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闹病。唐朝人过年也爱吃甜食,像用大麦或小麦熬制而成的“胶牙饧”,类似现在的麦芽糖,因为唐朝时期制糖工艺还没有普及,所以这是一种非常稀罕的美食。

唐朝时期的新年,还有很多有趣的小习俗,比如:除夕不会往家外倒垃圾,表示家财不会流失;穿破的鞋子要埋在院子里,表示家里会出“印绶之子(当大官的儿子)”;用坏的扫帚要在子时丢进院子的火堆里焚烧,表示新的一年家里粮仓不虚;大年初一早上,在院子里竖起长长的杆子,悬挂纸或布做的长条型旗子,祈求长寿健康,这种风俗后来流传到日本,演变成“鲤鱼飘”。

宋朝的新年:史上最浓年味

宋朝人非常重视过节,节日文化和氛围比我们现代人要浓厚很多。史学家陈寅恪对宋朝就有过这样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进入腊月以后,宋朝人就启动过年模式,家家户户开始采购年货。腊月二十四是“交年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年。“交年”代表着新旧岁交替,人们会在这一天焚钱纸,诵道佛经咒,辞旧迎新。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灶”,家家户户会在灶台上摆放“灶王爷”神位和各种祭品,祈求衣食无忧。

腊月三十称为“除夜”,无论高门大户还是普通百姓之家都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祈求新年平安。宋朝人所说的“桃符”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春联。汉代以后,百姓在门上画郁垒、神荼两神像驱除邪祟。到唐末五代之后,逐渐改请钟馗充当门神。北宋末年,钟馗又逐渐被秦琼、尉迟敬德所取代。南宋以后,过年贴秦琼、尉迟敬德两位镇殿将军的画像已成主流。现在,我国很多地区仍然贴这两位门神。宋朝人的除夕夜非常热闹,吃过年夜饭后,一家人围炉而坐,通宵畅谈,一起守岁;小孩子们则跑到街巷上放鞭炮玩耍。

宋朝人称正月初一为“元日”,皇帝在这一天要举行祭祀活动,为天下黎民百姓祈福,文武百官要向皇帝拜年。宋朝人的春节假期有七天,假日期间走亲访友,举办家宴,外出游玩,活动丰富多彩。宋朝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元宵节结束,元宵节前后还有五天的假期。宋朝人非常重视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过完元宵节后,宋朝人的年才算真正过完。

明朝的新年:规矩最为繁杂

明朝时期,从腊月二十四祭灶开始,皇宫中就开始准备过年了。皇眷、宫女、宦官们开始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准备点心、肉食等过年的食材。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七,宫中每天都在乾清宫前燃放花炮,皇帝每天都会前去观看。腊月三十,皇帝会下旨命令外戚前往昌平各处皇陵祭祀。同时,皇帝会在太庙、世庙举行盛大的“祫祭”仪式。所谓“祫祭”就是将明朝列祖列宗的牌位供奉在太庙里面,举行合祭。正月初一的五更时分,皇宫中焚香放花炮,饮用椒柏酒,吃饺子。

这些活动结束后,皇帝还会下旨,让外戚再次祭拜昌平各处皇陵。皇帝则先到奉先殿、奉慈殿祭拜,然后再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宫中行礼,拜贺新年。接下来,皇帝会来到奉天殿举行大朝会,文武群臣以及四夷朝使向皇帝朝贺。同时,凡是受过朝廷封诰的命妇也要入宫,向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行庆贺礼。接下来,皇帝就会赐宴,赏赐节庆钱。文武百官还要到文华殿,朝贺皇太子。第二天还要入宫,向在京的亲王朝贺。之后,才是官员之间的“拜年”活动。

在民间,正月初一,一家之主就会带领全家拜天地、拜祖先的牌位,把草纸剪成纸钱,配以不同的供品,分别供奉于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祭祖完毕,给长辈祝寿,全家一起做馄饨、水饺之类的“匾食”。如果出门游玩,见到了亲戚朋友,小辈就当街给长辈磕头行礼。无论男女老幼,在节日期间都用金箔纸折成飞鹅、蝴蝶、蚂蚱等形状的饰物,插在头上,烘托喜庆气氛,名为戴“闹嚷嚷”。明代的烟花爆竹制作水平已经很高,品种有数百种之多,一些权贵大户人家,每年都会请匠人制作各色烟花,在除夕通宵燃放。

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赏灯的日子。全国各地的制灯工匠和商人云集京城,把自己的产品拿到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售卖。正月十四开始试灯,各种花灯开始点亮悬挂;正月十五灯会正式开始;正月十六罢灯。罢灯这天晚上,京城的妇女会结伴夜游,由其中一人拿着点燃的香在前面走,其余的人跟在后面,名为“走百病”,祈祷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病。至此,年才算是真正过完。

民国的新年:正式设立“春节”

中华民国的成立宣告了封建社会的覆灭,为了消灭封建文化残余,民国临时政府提出,与世界接轨,使用公历纪年,将每年的1月1日立为春节,过年的习俗面临被废止的风险。在广大的百姓心中,过年是全家团圆、举国欢庆的盛大节日,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突然废止过年的习俗,搞一个外国式的“洋节”,很多人无法接受。

鉴于民众的普遍意愿,1913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并定下“春节”的称谓,从1914年起开始全国实行。从这时起,“春节”正式成为全国法定节日。但是,后来蒋介石却提出了不同主张,宣布从1929年起,人们只过阳历新年,不过阴历春节。为了使得命令得到施行,民国政府甚至禁止百姓贴春联,放鞭炮等民俗活动。对于这一苛刻要求,广大百姓竭力反对,尽管政府屡次废除春节,人们依然我行我素。1934年,民国政府被迫终止这一法令,过年这一重要的民俗节日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