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满族服饰的魅力(满族服饰,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0 10:47:39    

满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满族人自称其族名为“满洲”,其民族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族名也经历过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的演变。辽宁地区的满族“精骑射,善捕捉,重诚实,尚诗书,性直朴,习礼让,务农敦本”,吉林地区的满族“年幼即骑射佃鱼,壮者兼事耕牧”。黑龙江地区的满族“勤于骑射、戈猎,兼习礼让,务农敦本”。满族人民特有的生活习俗,色彩爱好、审美情趣等都积淀在服饰之中,丰厚的民族文化和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满族独一无二的民族服饰。满族服饰蕴藏着满族历史、文化、审美情操和精神追求等深层次的寓意,也表现出部族的崇尚和标识,具有古朴之美,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及历史研究价值。


吉服袍,圆领,右衽大襟,袖由袖身、中接袖、接袖及马蹄形袖端组成,直身,男吉服袍前后开裾,女左右开裾。



朝袍,朝袍的基本款式是上衣、下裳相连的长袍相配而成,圆领,右衽,附披肩,马蹄袖,腰帷下为襞积式下裳。根据不同的季节,又有四季适用的皮、棉、夹、单、纱多种质地。



常服褂,褂圆领,对襟,平袖口,男常服褂裾左右及后开,女常服褂裾仅后开,长至膝下,是穿在常服袍外面的褂服,用于严肃、庄重等场合。



常服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男常服袍子前后开裾,女常服袍左右开裾。常服袍在非正式但较严肃场合穿用,可以单穿,也可以在袍外面随意穿着马褂或坎肩。



马褂,又被称为“得胜褂”,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清代初期,马褂为一般士兵穿着,至康熙时期富贵之家也有穿者。雍正后,马褂已甚为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



行服袍,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前后开,正面右襟下短一尺。出行骑马时可将衣襟扣在腰际,不骑马时可把缺襟与掩襟相扣。行服袍为满族男子所穿。



便服袍,圆立领,大襟右衽,窄平袖,袍左右开裾或不开裾。多与坎肩或马褂套穿。



坎肩,常见样式有对襟、琵琶襟、大襟、一字襟和人字襟等。起初坎肩穿在袍子的里面,到了后来,它一般都被穿在了袍子的外面。坎肩不分男女,都可以穿。还有一些一般常见款式的坎肩,比如春秋天凉时穿在袍衫之外的长坎肩(又名褂襕)。



钿子,一般由骨架、钿胎和钿花组成,钿子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半钿、满钿、凤钿,与满钿凤钿结合形成的挑杆钿。不同种类的钿子,应用的场合是不同的。



坤秋帽,又称“困秋帽”,清宫档案中亦称为“飘带冠”。正如其名,坤秋是旗人女性(坤)所戴的一种秋帽。其作为一种便帽,不在制度之内,主要搭配便服使用,以清后期为常见。



暖帽,满族人秋冬时戴的帽子。一种用缎子、皮、呢绒或毡子做成的圆形帽子,周围卷起约二寸宽的帽檐。帽檐为上仰形,可按居地的天气凉暖分别镶以毛皮、呢子或青绒。檐上镶的皮子,贵者多用貂、水獭皮,贫者多用青鼠、狍皮。后世满族在礼帽上缀以红缨,是对女真古俗的承袭。



凉帽,无檐,形如覆釜,用丝竹、藤丝编成,有缀缨、尖缨。


红缨满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