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老北京文化已经濒临灭绝,甚至比大熊猫还濒危,老北京文化的传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小莫于1933年摄的大栅栏西口。
上期说了大栅栏从廊房到繁华的过程,那么为什么本来叫廊房四条,后来叫大栅栏,是什么时候改的?
可以肯定地说,是先有的栅栏,才能叫大栅栏。所以咱们先说说建栅栏的事儿。这是在明朝建廊房之后接近70年,也就是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当时新上任的皇上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看到当时北京的治安情况不好,经常有偷盗案件发生,他就觉得北京城是国都,按现在的说法应是首善之区,得加强管理。于是,他在北京实行了宵禁制度,就是夜晚普通老百姓只要没有特殊情况,禁止出门。同时它派军队夜里在城里头大街小巷巡逻。
为了防止夜里盗贼在大街小巷之间流窜,他就决定在北京城各大街巷街口建立木栅栏。木栅栏白天打开,晚上关闭,而且有军队士兵把守。虽然朱佑樘安排建设的是城内,而且北京城还没建外城,廊房这片地区还属于城外,可是廊房地区经过近70年的经营,已经名声在外,成了一片非常繁华的商业区,小偷也经常到此溜门撬锁。所以,朱佑樘就把这片地区也纳入宵禁范围,建了木栅栏。
但是,并不是建了大栅栏,廊坊四条就改叫大栅栏了。明朝末年,文人张竹坡编写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里还没有大栅栏这个地名,写于清朝顺治17年的《春明梦余录》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大栅栏,但是我也不敢确定这本书里写的大栅栏,就是就指的廊房四条,因为它只有文字,没有地图,无法看到准确的位置。乾隆年间的《乾隆京城全图》里,又有图又有名,当时廊坊四条的位置已标注了大栅栏。
为什么廊坊头条、二条、三条不叫头大栅栏之类,唯独四条叫大栅栏?
1937年,大栅栏外煤市街南头聚顺和记干果老店。
上世纪20年代大栅栏鞋店、皮货店招幌飞扬。
这是因为建栅栏是为了维护这个地区的住户和商铺的安全,所以建栅栏的钱需要每个地区的住户、商户摊派。廊房四条的商铺多,又有钱,也更怕偷,所以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掏钱多,栅栏就建得好。
确实,大栅栏建得与众不同,又粗壮又高大,还非常漂亮。我曾经说过,老北京的地名有些在普遍存在的事物中,根据某些特殊性起的地名,比如老北京街上当初牌楼多了,可是6柱5间的大牌楼,只有前门外这么一座,所以这地名就叫五牌楼。其实这五牌楼上头有名称,正阳桥,可是老百姓都叫五牌楼。同理,正因为廊房四条的栅栏特别高大,所以老百姓就叫大栅栏。
1910年代的大栅栏明信片
当时以“栅栏”命名的,也不单单是大栅栏。根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北京当时确实建有栅栏的街巷有1000多条,除了大栅栏外,还有几处街巷也是以栅栏命名,比如横栅栏胡同、双栅栏胡同、三道栅栏胡同等。可是这些都叫栅(zhà)栏,只有廊坊四条改的名字,叫大栅(shí)栏。这又是为什么?
我看到有人对这个事给予解释,说大栅(shí)栏这三个字既有轻声又有儿化音,充分体现了原汁原味的京腔京韵。对于这种解释我既同意又不满意,同意的是大栅(shí)栏这三个字,既有轻声又有儿化音,充满原汁原味的京腔京韵。
我不满意的是,这个解释没有讲清楚大栅(zhà)栏变成大栅(shí)栏的过程。对于这个变化,我思考了很长时间,后来算是琢磨出个道理来:栅栏的栅,本身是个多音字,既念“炸”,也念“山”。
明末清初的时候,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文盲,不认识字,有可能把这大栅(zhà)栏讹传成大栅(shí)栏了。
19世纪90年代的煤市街,胡同整洁,铺面林立,洋车夫神态自若,似乎不愁客源。
那么,怎么就讹传了?我认为在明朝的弘治元年,给北京城各个街口安栅栏的时候,虽然大栅栏装了,但当时一定还是叫廊房四条。估计得到了嘉靖年间建外城的时候,附近居住的老百姓就根据又高又大的栅栏,逐渐管这条街就大栅栏,现在听着大栅栏确实也比廊房四条顺口。等到又过了大约50年,明朝末年的时候,朝廷逐渐认可了老百姓的叫法,就把大栅栏、横栅栏、双栅栏、三道栅栏这些胡同都写进了政府登记的街巷名册。
和那几个胡同不一样的是,政府不但把廊房四条正式改成了大栅栏,而且根据周边老百姓的请求,在这条街的东西两个把口栅栏顶上,挂上了“大栅栏”三个字,一直延续到现在,仍然能看到这三个字。
1920年代,煤市街附近,挑担子贩卖干果的小贩在京酱园铺面外做买卖。
老百姓干嘛向政府提出挂三个字的请求,我琢磨着,这个时候大栅栏已经名声在外了。无数的人全都慕名而来,可是当时正阳门外头那么多胡同,北京城里胡同多如牛毛,生人来了,想找大栅栏就得打听,不像现在地图一搜就成了,那时候找起来很不方便,给附近的商铺也找了很多麻烦,几乎每天都有无数人在打听大栅栏怎么走。找的人费劲,说的人也费劲,所以周边的商铺就请求政府给挂个牌子。自从挂上了大栅栏这三个字之后,确实就方便了,再有人问大栅栏怎么走?看上面挂的牌子就是了。
什么时候改成大栅(shí)栏,我估计就是挂出牌子之后,打听大栅栏怎么走的人少了,因为那会儿文盲多,所以又经常有人要问这牌子上写的什么?被问的人天天要回答,都烦了,也可能是恶作剧,还有可能是要显示自己多知多懂,说这是“大珊栏”。就这么说下去,说了恐怕几十年,也传了几十年,由明朝到了清朝,讹传“大珊栏”加上了老北京习惯的儿化音,就约定俗成叫大栅(shí)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