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唐代十二生肖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许多动物,都以特别的途径进入人类视野。这其中就包括老鼠,它也在人类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鼠是动物中古老的“活化石”。据考古研究发现,人类出现前,鼠就在地球上生活了4700多万年,鼠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但从古至今,它带来的问题让人伤透脑筋。它有夺人之食的卑行,更有传播鼠疫的劣迹,人类与老鼠的对立由来已久。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研究发现,老鼠和人类99%的骨骼结构相同。在病理上,鼠和人类的骨细胞也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也是它常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主要原因。
在四川三台县郪江镇,我们发现大片的汉代崖墓群,在一座崖墓的墓门旁边,就看到了“狗拿耗子”的石刻图像。一只狗蹲坐在地上,嘴里得意地含着一只老鼠,长长的鼠尾似在摆动挣扎。从食物链上看,鼠的天敌有狐狸、猫头鹰、蛇和猫等,前几类对付野鼠,而家猫则是对付家鼠的主力。所以老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其实狗也曾承担过捕鼠的正事,有人认为在猫捕鼠之前,狗拿耗子可不是“闲事”。
鼠的艺术形象,在古代十二生肖体系形成之前就有,有玉鼠,也有铜鼠、陶瓷鼠。而鼠进入到十二生肖序列,也算是一个意外,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哪一个都比鼠要有来头。我们在湖北云梦和甘肃天水出土的秦简文书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十二生肖体系,与现今的版本略有差别,但“子鼠”是列首位的。
鼠还有耗子的外号,这个外号的得来,也与一段历史有关。五代时捐税巧立名目,《旧五代史·食货志》记载除常规税项之外,还有不少附加税,其中有一项名为“雀鼠耗”,规定缴粮谷一石加损耗两斗,缴银十两加耗半两。鼠就得名为“耗子”了。小耗子如何以“老”为名?老鼠之名其实也有点特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鼠“其寿最长,故俗称老鼠”。老鼠平均年龄约两三岁左右,其实寿命很短。不过因其繁衍快,古人误以为鼠寿命长,所以就有了老鼠的名称。何时才有了老鼠这个称呼?有人说是始于唐代,唐代朱揆撰《谐噱录》,在“大虫老鼠”条提到,“陆长源以旧德为宣武军行司马,韩愈为巡官,同在使幕。或讥年辈相悬,陆曰:大虫老鼠,俱为十二属,何怪之有?”这是说,十二生肖中,老虎与老鼠并无大小之别,也说明唐代便有老鼠这个名。晋人陆机有无题诗曰:“老蚕晚绩缩,老女晚嫁辱。曾不如老鼠,翻飞成蝙蝠”。老鼠与蝙蝠对提,是老鼠一名更早出现的例证。
老鼠与我们的春节习俗颇有些关联。旧时民俗中要在正月举行祀鼠,称为“老鼠嫁女”,或在正月初七,或在正月二十五,也有选在正月初十的,各地风俗小有不同。如山西平遥正月初十以面饼置墙根,为的是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正月十七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陕西扶风和千阳民间以正月十五为老鼠嫁女日,家家要做老鼠馍。北方一些地方将老鼠嫁女设定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炕头一声不响,希望老鼠平安嫁女。
在古印度梵语文学作品《五卷书》中第三卷讲了一个故事:一苦行者在恒河洗澡,有一只小鼠从鹰嘴里掉下来,正好落在他手掌上,于是他利用自己的力量,把小老鼠变成了女子。苦行者想把她许配给一个门第相当的人,他想要太阳娶她,太阳说云更厉害,云却说风更了得,风又说山更强大,山告诉他老鼠最合适。苦行者最后将女子又变回老鼠原形,将它嫁给了一只老鼠。印度流传的这则故事,与四川民间的《老鼠嫁女》如出一辙。季羡林曾研究指出,《五卷书》编纂于公元一世纪至十二世纪,相当于中国古代东汉初年至南宋末年。这一时期,古南方丝绸之路早已贯通,那些在路上行走的商贾和僧侣,也许就把这些有趣的民间故事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