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仔湖——耳海(俗称小湖),故名倒淌河。藏语称“柔莫涌”,意思是令人羡慕喜爱的地方。
登上日月山西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顺山势而下的河流,与湟水相背而流,倒淌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这条河流就是奇特的“众河都东流,唯我独西去”的倒淌河。
倒淌河最富有魅力,即使你来到她的身边,恐怕也是“难见庐山真面目”。我们溯河进入山谷,十余里,东西宽南北狭,山色青黑,顶峰积雪,虽时夏半,照样冰封。经途险阻,寒风惨烈,谷底水土沃润,灌木丛丛,只见绿叶纤纤,野花点点,把窄狭的谷地装扮得绚丽多彩。
走到最深处,沙罅渗流,有几股小泉相汇,淙淙流淌,清澈见底。河源中有梅花鹿群,因系驯养,见人不惊。谁能想到名噪河湟的倒淌河的源头竟是这样一股甘露般的清泉。这股清泉汇集成一条河水,在起伏的山峦中荡来荡去,乍看上去,那平静明亮的河水仿佛是天女下凡扔在原野上的一条飘带,在日月山悠悠东西,随势漂流;又像一位温柔娴静的少女,迈着盈盈步伐,低声唱着心底的恋歌,漫步在寂寞的旷野上……
此时此境,不由人联想到,为什么一条山溪,却立于江河之林?古今往来,有多少人对她津津乐道,神话般地传颂?也许是“山水传名虽觉难,原是僻壤苦无端。若将此地临秦境,应与华清最显眼”吧,也许是“天下江河皆东流,洗尽人间喜与愁。倒淌西往不多见,奇景是在青海头”吧,河水向东流本是常例,但这里的河水却往西流,可见事物发展往往有反常现象。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浣溪沙》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倒淌河的传说很多,人们众说不一。
一种说法,相传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挥泪西行,公主的泪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另一种是藏族中流传的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得……
但是地质学家却揭示了它倒淌的奥秘。
当青海湖形成时,位于湖西北的布哈河滔滔不绝地穿过青海湖。两亿多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高原隆起,青海湖成为完全闭塞的湖。湖水的出口处在新构造运动中强烈隆起,致使东部山脉突凸,原来河道被隆起的山地堵死,而东部隆起的日月山涓涓细流,汇集起来向着低洼下去的青海湖流去,从而形成了“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著名倒淌河。
倒淌河又称“尉迟川”,逶迤于青海湖东,她是青藏高原的青海草原门户,青藏、青川两条公路干线在这里经过,西边牧业区,东边农业区。在这里,您可以看河水静静流淌,也可以骑马射箭,驰骋青藏草原。在您走进青藏高原第一小镇的“倒淌河”小镇,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别样的风情。蒙古族、藏族同胞穿着传统服装,粗犷豪放地饮酒驰马。镇的一边是青海湖,一边是大草原,“人”字街头,古老的庙宇,现代气息的楼堂,汉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交融和升华。每年的4到9月,倒淌河边绿草茵茵,野花满地,一派生机,是您来观光、旅游的最佳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