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古文中的遂是什么意思(细说“遂”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2 15:45:51    

遂。读su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遂,亡也。从辵,㒸声。”形声字,本义是逃亡。未见典籍中有用遂本义的例子。后世也多不用本义。需要注意的是,遂与逐不同,遂是形声字,逐是会意字。随后逐字会详说。遂的字形发展如图:

(《字源》列遂字的字形发展)

遂在西周金文时,曾写作“㒸”“辵”符是后来加的。

遂字在本义之外,又有许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

(1)往,行。《广雅·释诂一》:“遂,行也。”比如《国语·晋语二》:“夫二国士之所图,无不遂也。”韦昭注称:“遂,行也。”又比如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归客遂海隅,脱冠谢朝列。”李善注称:“遂,往也。”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2)前进。《玉篇·辵部》:“遂,进也。”比如《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遂,进也。”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难以脱身,既不能退,也不能进。羝羊触藩后来发展为成语,用以形容进退两难。

(大壮卦上六的卦象)

(3)举荐;登进。《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孔传》称:忠则显之,良则进之。大意是:佑助赞扬贤德的诸侯,举荐显扬忠良的诸侯。

(4)通达。《广韵·至韵》:“遂,达也。”比如《淮南子·精神》:“能知大贵,何往而不遂?”高诱注称:“遂,通也。”如果能知晓无限宏大和无限细微,还有什么不能通达如意呢?

(5)表达,表明。比如《礼记·乡饮酒义》:“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孔颖达疏称:“遂谓申也。”来宾退出,主人拜送于门外,自始至终,礼节得以表达。

(6)就,成功。《广韵·至韵》:“遂,成也。”《篇海类编·人事类,辵部》:“遂,就也。”比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不遂,而来过我。’”大意就是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总也不能成功,你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司马相如像)

(7)已成;终了。《广雅·释诂三》:“遂,竟也。”王念孙《广雅疏证》:“遂读‘遂事不谏’之遂。”“遂事不谏”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即:已成的事情不述说,终了的事情不劝谏,过去的事情不怪罪。

(8)生长。比如《汉书·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gāi草根)以遂。”颜师古注称:“遂者,言皆生出也。”春天来了,草根生芽。

(草根生长)

(9)养育。《广雅·释育》:“遂,育也。”比如《礼记·乐记》:“气衰则生物不遂。”这个话在《史记·乐书》中记为“气衰则生物不育。”时气衰微有生命之物就不能生长发育。

(10)周遍。《易·系辞上》:“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不论遥远、切近还是幽隐、深邃的事情,都能推知将来的物状事态。又比如《诗经·商颂·长发》:“率履不越,遂视既发。”郑玄笺:“遂,犹遍也。”遵循礼制决不越轨,遍加视察促进实行。

(11)久。《玉篇·辵部》:“遂,久也。”比如《诗经·卫风·氓》:“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郑玄笺:“遂,犹久也。”指结婚久了之后,男方就渐渐开始实施暴力。

(12)称心;如意。《玉篇·辵部》:“遂,称也。”《广韵·至韵》:“遂,从志也。”比如《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且看那些暴发户,不会称心得宠爱。又比如杜甫诗《羌村三首》之一:“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世事混乱处漂泊,能够生还只是偶然称心如意罢了。

(杜甫《羌村三首》诗意)

这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意义。比如:万事顺遂。你看,《红楼梦》也这样用,比如第四十六回:“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么遂心如意的。”

(13)顺从,如意。《金匮要略·中风》:“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半身不遂后来发展为成语,亦写作“半身不随”,又名“偏枯”。身体一侧麻痹,通常为中风后遗症,也有先觉手足麻木,逐渐形成者半身不顺从如意的,中医指“偏瘫”。

(半身不遂患者在轮椅上)

(14)安定。《玉篇·辵部》:“遂,安也。”比如《诗经·小雅·雨无正》:“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毛传》:“遂,安也。”兵寇已来,安定难得。

(15)顺应,符合。《字汇补·辵部》:“遂,顺也。”比如《论衡·问孔》:“孔子知其陋,然而犹曰‘何陋之有’者,欲遂已在,距或人之谏也。”孔子也知道那儿落后,然而还要说“有什么落后的?”是想坚持已经说过的话,拒绝别人的劝告。

(16)因循;拖沓。《荀子·王制》:“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杨倞注:”遂,因循也。“太凡在朝廷上听取意见处理政事的时候,如果威武严肃凶猛刚烈而不喜欢宽容地顺从别人,那么臣下就会害怕恐惧而不亲近,就会隐瞒真情而不把心里话全说也来,如果这样,那么大事恐怕就会废驰,小事恐怕会拖沓。

(17)射者穿的臂衣。《仪礼·大射礼》:“袒決遂。”郑玄注称:“遂,射韝(gōu)也。以朱韦为之,著左臂,所以遂弦也。”就是古代射箭时左臂上戴的皮制袖套,后来也有用青铜制成的。如图:

(青铜韝)

(18)道路。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遂,道也。与術略同。”比如《史记·苏秦张仪列传》:“越王勾践战敝卒三千人,擒夫差于干遂。”司马贞《史记索隐》:“干为江旁之地。遂者,道也,于干有道,因为地名。”江边的道路。

(19)田边排水的小沟。《文汇补·辵部》:“遂,小沟也。”比如《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沟间有洫,洫间有遂。”

(田间水沟)

(20)古代一种行政区划。距王城百里以外至两百里。《周礼·秋官·遂士》:“遂士掌四郊。”郑玄注:“其地则距王城百里以外至二百里。”遂士,其实就是王城郊区护卫。有时,遂也用于泛指远郊。

(21)古代统辖五县的行政地区。《周礼·地官·遂人》:“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22)遂还用作副词,有两种用法:其一:相当于“于是”,“就”。比如《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阵,孔子答道:“礼仪方面的事,我曾经听说过;军旅方面的事,我没有学过。”次日就离开了卫国。

(孔子与卫灵公)

其二,相当于“竟然”;“终于”。杨树达《词诠》卷六:“遂,副词,终竟也。”比如《左传·文公七年》:“士季曰:‘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士季说:“我和他罪过相同,并不是认为他有道义才跟他来的,见面干什么?”一直到回国,终于没有见过面。

(23)周代诸侯国名。妫姓,舜的后裔,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地在今山东省宁阳县西北。

(遂国的具体位置)

(24)又指古州名。汉代广汉地,北周置州。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遂宁县。

(25)遂又通“隊”、“璲”、“隧”、“燧”、“邃”。各取所通字字义。为免枯燥,不再一一详列。

此外,遂还用作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遂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