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让人赏心悦目的沟崖高跷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2 09:54:03    

在所有的民间舞蹈形式中,再没有比高跷更让人震撼了。尤其是对于个子比较小巧的人来说,那种因为身高而造成的强烈反差,真的是让人难以忘怀。

高跷也叫做拐子,是汉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沟崖高跷流传于青岛市崂山区的沟崖村,是由三位臧姓村民引进并组织创办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26年,也就是1900年。

沟崖高跷把高跷的传统特点完整地传承了下来,那就是:一边跑、一边唱、一边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高跷对于演员的体力要求特别严格——既不能恐高,又不能体力不支。

沟崖高跷最突出的特点是“跑”,这个跑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在跑的过程中,演员要求格调飘逸、洒脱,体态大方、优雅,动作干净、爽利。正是因为沟崖高跷在一个“跑”的过程中对演员的严格要求,才使沟崖高跷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沟崖高跷的基本特征是“扭”。这里的“扭”是指身体的表演动作,包括了膝盖的屈伸、胳膊的伸展与回弯、腰肢的扭动等等。演员通过彼此之间的默契来表演各种纷繁芜杂的动作,加上个别演员通过幽默的眼神、即兴发挥的动作与观众的互动,使得表演更加令人目不暇接。

沟崖高跷的另一个特点是“唱”。“唱”有固定曲目的固定唱词,还有少数演员的临场发挥,通过与观众的积极互动,既表现出了演员的主体地位,也很容易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使演出轻而易举就能够赢得阵阵喝彩声。

沟崖高跷根据双脚踩踏木跷的不同高度而分为高跷、中跷和低跷。在表演的时候,除去根据不同表演内容进行脸部化妆和服装改变以外,还要给表演者在腿上绑上不同高度的木跷。

沟崖高跷的表演内容分为文高跷和武高跷。文高跷比较文明、柔和,一般以弦乐伴奏,台词大多讲究一个“逗”字,动作也相对简单一些——一边走一边扭,只是用舞步变幻出不同的队形——比如“一条龙”、“大八字”、“叉花”等等固定的基本形式。

武高跷就是考验功夫的时刻到了:表演因为加入了在木跷上翻转、跳跃等动作,而使人感到既危险又忍不住想看,实在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武跷的伴奏是打击乐,激越高昂的伴奏加上动人心魄的表演,与文高跷的舒缓表演形成个性鲜明的对比。

沟崖高跷将这两种表演精巧地融合在一场演出中,在演出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增加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

在完美地继承传统高跷的特点以外,沟崖高跷也进行了创新,与其他高跷最最不同的是“鼔相”这一点。

所谓的“鼔相”,又叫做“亮鼔相”,也就是演员根据不同乐器的伴奏表演各种各样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动作。这不但需要演员对各种乐器有很好的领悟力,而且相当考验演员的应变能力,要求演员在表演之中精妙地拿捏住乐器所表达出来的情绪变化,随之配合演奏做出反映节奏变化的翻身跳跃、扭身展臂等多种动作,这一变化使沟崖高跷展现出精彩纷呈的势头。

沟崖高跷在2007年已经入选首批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沟崖高跷队不管走到哪里,都会伴随着欢声笑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