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薛定谔之猫是什么意思(薛定谔的猫到底想表达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5 10:33:22    

薛定谔的猫,是由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薛定谔的本意其实很简单,就是想通过一只“既死又活”的猫来“恶心”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有一个核心思想:不确定性,或者叠加态,认为微观粒子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处于某种叠加态,而当我们对微观粒子进行观测时,叠加态就会发生“坍缩”,成为确定状态。

在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之前,先了解一下另外一个著名的实验: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了解完之后,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薛定谔的猫。

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都认为电子是一种粒子,就像玻璃球那样真实存在。但是当他们用电子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发现了颠覆他们三观的结果。

即便物理学家们发射的是单个电子,也就是每次只发射一个电子,随着发射电子的总数量不断累积,接收屏上仍旧会出现干涉条纹。

虽然一开始接收屏上出现的亮点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当发射的电子总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那些原本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亮点,逐渐成为有规律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如果说发射的是电子束,出现干涉条纹尚且可以被理解的话,那么发射单个电子仍旧会出现干涉条纹,就让人无法理解了,物理学家们也彻底懵圈了。

为什么?

因为要想出现干涉现象,最起码的条件是:必须有两个粒子同时穿过不同的狭缝,然后才能干涉。

问题来了:单个电子想要发生干涉,就必须同时穿过两条狭缝,然后自己与自己发生干涉!

这怎么可能?单个电子怎么可能同时穿过两条狭缝呢?就如同一个玻璃球,无论如何不可能同时穿过两个洞。

物理学家们自然很想知道电子到底是如何穿过两条狭缝的,理论上想搞清楚很简单,直接观测不就行了吗?

但是不观测不要紧,观测之后物理学家们更懵圈了:电子好像早就提前知道有人会观测了,乖乖地从某一条狭缝穿过,而接收屏上的干涉条纹也随之消失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观测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当我们不观测时,电子穿过两条狭缝的概率都是100%,也就是同时穿过两条狭缝。而当我们观测时,电子穿过某一条狭缝的概率就是50%,只会选择某一条狭缝穿过!

下面再来具体讲述一下薛定谔的猫这个思想实验。

实验其实很简单,一个密封的箱子,里面有一只猫,放射性元素,开关,铁锤还有装有毒气的瓶子。

放射性元素会发生衰变,一旦衰变,就会触动开关,铁锤落下砸碎瓶子,释放出来的毒气就会把猫毒死。如果不衰变,猫自然不会被毒死。

于是,猫的生死就取决于放射性元素是否会发生衰变。但按照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和叠加态原理,放射性元素是否衰变是不确定的。

注意,这里的不确定,不是说放射性元素可能衰变也可能不衰变,而是处于同时衰变与不衰变两种叠加状态,说白了,放射性元素衰变与不衰变的概率都是100%,而不是50%,只有当我们观测时,放射性元素衰变与不衰变的概率才会坍缩为50%,也就是要么衰变,要么不衰变。

用宏观物体来打比方就知道这种叠加态有多不可思议了。就像我们掷硬币时,在某一时刻,硬币的状态在我们看来是不确定的,但这种“不确定性”与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有本质区别,严格来讲硬币的正反状态并不是不确定,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但是硬币的状态肯定只有一种,要么是正面,要么是反面。但在量子世界,硬币的状态就是“既是正面也是反面”的叠加态!

于是,既然放射性元素同时处于衰变与不衰变的叠加态,那么箱子里的猫自然也就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也就是说,猫活着的概率是100%,死去的概率同样也是100%。当我们打开箱子观测的一瞬间,猫生和死的概率才会各降到50%!

显然,这样的猫完全违背了我们的基本世界观,一只“既死又活”的猫怎么可能存在?当初薛定谔其实也是利用“既死又活”的猫质疑讽刺哥本哈根学派的不确定性诠释。

薛定谔的猫只是一个思想实验,言外之意,不可能在现实中做这样的实验亲自验证。但起码从理论上来看,薛定谔的猫无懈可击,因此面对让人抓狂的那只“既死又活”的猫,物理学家们需要给出解释。

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解释:平行宇宙(多世界诠释),还有就是退相干诠释

多世界诠释认为,在我们观测的一瞬间,宇宙就发生了分裂,在我们的宇宙只能看到猫的某种状态,比如说一只活猫。但这并不代表死猫没有出现,它只是出现在了另外一个世界,所谓的平行宇宙。

更深的含义就是,由于在我们的世界,观测行为无处不在,意味着我们的每次观测,每次决定,都会让宇宙发生分裂。在面临多种可能的选择时,我们只能做出一种选择,被放弃的其他选择并没有真的被放弃,只是出现在了平行宇宙里。

多世界诠释太疯狂了,很难被我们接受,同时更难在实验中去验证。

而退相干诠释就相对合理多了。所谓退相干,指的就是“退出相干性”,“退出量子相干性”。具体来讲就是,微观粒子的量子效应会因为量子退相干而变得消失无踪,促使系统的量子行为变迁成为经典行为。

任何微观粒子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不可能与外部环境没有任何交集。就拿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来讲,实际上根本不用我们观测,早就有某些物体替我们“观测”了。因为观测显然并不仅仅指“用眼睛看”,任何相互作用都可以理解为“观测”。

即便是装有猫的箱子完全封闭,也不可能隔绝清除掉所有物质,比如说中微子就无处不在。退一万步讲,即便能隔离清除掉所有外部物质,起码还存在猫,瓶子,开关等物体吧,这些东西同样会影响到放射性元素的状态。

说白了,猫自身的“观测”早就让放射性元素发生“波函数坍缩”了,从衰变和不衰变的叠加态坍缩为“要么衰变要么不衰变”的唯一确定状态。

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观测为什么会影响微观粒子的量子系统?到底是如何影响的?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完美解释。有人可能会说,观测行为就意味着光子会与微观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对微观粒子造成一定程度的扰动。这种解释虽然更符合我们的日常生活认知,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观测行为干扰了微观粒子的量子状态,就意味着在观测之前,就已经存在某种确定的量子状态了,显然这就出现了矛盾,因为观测之前的状态是不确定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释呢?

我只能很尴尬地说:不知道!不仅仅我不知道,物理学界大佬们也不知道。这也是为什么物理学家费曼会这样说:如果你第一学量子力学,认为自己已经懂了,那恰恰说明你根本不懂!

因为世界上没有谁真的理解量子力学,起码目前是这样的。

观测行为为什么会影响微观粒子的量子状态,目前的主流解释就是哥本哈根诠释,也就是不确定性和叠加态。观测行为会导致微观粒子的波函数发生坍缩,至于为什么会坍缩,就像刚才所讲的:不知道。

物理学家们只是根据结果来进行倒推,也就是说,物理学家们只是观察到了微观粒子的“波函数”发生了坍缩,然后就用“波函数坍缩”总结或者解释观测行为,但并不知道坍缩的原因。

说白了,波函数坍缩其实就是假设或者说公理。这与“光速不变原理”其实是一样的,物理学家们并不知道光速为什么是不变的,只是观测到了光速不变,于是就假设“光速不变”。

科学上的很多发现都是这样的,我们只是观察到了某种结果,但并不知道背后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