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诗中的“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哪位将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8 19:05:27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诗句多以七绝为主,题材有离别、边塞、宫怨等。以诗的数量和题材来说,王昌龄确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家贫,年少时曾在嵩山学过道。他二十七岁时,赴西北边塞河陇、玉门地区客居,创作了很多边塞诗。

他的这些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出塞》,就是王昌龄在边塞地区居住时所作。这首诗被认为是唐代最好的绝句之一,在很多唐诗的选集里,它都是压轴的作品。

出塞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汉以来,明月依旧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兵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这首诗的前两句很好理解,“明月”和“关”已经很久没有变化,同样不变的就是,军人年年都要出征,镇守边关。

后两句从字面意思解释,“龙城”是指匈奴的都城,“飞将”是指汉代名将李广。

其实王昌龄这首诗的“龙城飞将”实有其人,他就是大唐名将王忠嗣,这个人在当时可是了不得。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仗这种事情总是有胜有负。虽然历史上的猛将很多,可真正的“常胜将军”几乎不存在。

但在《旧唐书》里提到的王忠嗣,却是“战必胜,攻必克”,也就是说这位仁兄一辈子没打过败仗。

王忠嗣这个名字,意思是“忠臣的后代”。其实这个名字还是唐玄宗亲自给他起的。

在公元714年,也就是唐玄宗登基的第三年,吐蕃派十万大军入侵,打到了甘肃武威一带,唐玄宗派出大军应战,大获全胜。

战斗初期,其实唐军的信心并不是很足。眼看形势不利,先锋王海宾奋勇抗敌,打乱了吐蕃的阵脚,唐军趁势追击,这才一举德胜。

可惜的是,王海宾却战死沙场,唐玄宗念他忠勇,追封他为“金吾大将军”。

当时王海宾的儿子只有九岁,唐玄宗不仅给他改名“忠嗣”,还把他收为干儿子,让他和太子李亨在宫里一起生活和学习。

王忠嗣出身将门,又遗传了父亲的军事才能,再加上和太子李亨一起学习,接受的都是最高端的教育。

王忠嗣虽然平时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但每当唐玄宗与其谈论军事时,他经常说的头头是道,唐玄宗认定他日后必会成为良将。

长大以后的王忠嗣先是在河西节度使萧嵩帐下待了三年。就在萧嵩任满回长安之前,王忠嗣说:“从公三年,无以归报天子”,意思是,“跟了您三年,不立个功怎么能回报天子呢?”

于是,王忠嗣率精兵数百袭击吐蕃,杀敌数千人,缴获羊马不计其数。

后来,王忠嗣在另一个河西节度使杜希望的手下同样屡获战功。每到两军对阵,王忠嗣都会单枪匹马,第一个冲进吐蕃的阵营,左右驰突,从而鼓舞唐兵士气,大举掩杀敌人,获得全胜。

王忠嗣不仅英勇而且思路非常清晰,凭借自己的军事敏感,在安史之乱暴发八年之前,就对安禄山的阴谋有所警惕,并向唐玄宗多次进言,让他提防安禄山。

可惜,唐玄宗轻信谣言,认为王忠嗣企图串通太子李亨,对自己不利,险些砍了王忠嗣的脑袋。

王忠嗣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心情极度郁闷,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了,年仅四十五岁。


总之,王忠嗣确实是个智勇双全的将才,如果王忠嗣不死,也许安禄山也不敢轻易作乱。但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重演。

我们再回来看这首诗,整首诗气势雄劲,文字流畅,高度概括了边塞的战争生活,王忠嗣称得上是“龙城飞将”,并且当仁不让。同时,此诗也表达了作者希望边塞地区能有更多的“龙城飞将”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相关文章